来源:上海劳动仲裁律师 时间:2020-5-8 16:43:17
首先,关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依据我国法律规定,都必须要走仲裁前置程序。关于工伤索赔的诉讼在我国依法也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因此必须走仲裁前置程序。
但是在我国,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工伤待遇赔偿,还必须履行以下前置程序:
1、用人单位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如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职工可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部门自受理之日起60天内做出工伤认定结论申请书;
2、劳动者凭工伤认定决定书申请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一般在30天内出具鉴定结论;
3、劳动能力等级确定后,用人单位拒绝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后,劳动者需在一年时效内提起劳动仲裁,仲裁审限60天。如最终工伤职工不认可仲裁裁决结果,才可以自签收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述只是法律规定的相关时效和审限,但实践中因各种因素,会使案件进展所需时间存在高度不特定性,具体时间无法准确预估。
上海劳动纠纷律师解答工伤起诉需要什么证据
需要备齐下列材料并经过下列程序才可以起诉:
1、必须先要申请工伤认定,在工伤认定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后,凭工伤认定决定书,后认为伤情严重的,还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获取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
2、凭认定工伤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病例资料等证据,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履行工伤待遇赔偿的前置程序;
3、如果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裁决结果不服,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备齐认定工伤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仲裁裁决书、相关病历资料及本人身份证和用人单位企业信息等作为立案必备材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上一篇:工伤赔偿有时间限制吗
下一篇:公司拖欠工资要求赔偿合理吗